——對話省中醫葯管理局局長楊殿興 □本報記者 石小宏
  四川素有“中醫之鄉、中藥之庫”之稱。從漢至明清,見諸文獻記載的四川醫家有千餘人,川派中醫葯影響醫壇達2000多年。然而,擁有千年曆史的川派中醫如今卻少有人知曉。近日,記者就川派中醫發展脈絡採訪了省中醫葯管理局局長楊殿興。
  記者:川派中醫最早可追溯到哪年?
  楊殿興:四川歷朝歷代都是名醫輩出。漢代以涪翁、程高、郭玉為代表的四川醫家,奠定了古蜀針灸學派。1993年,綿陽雙包山漢墓出土了最早的漢代針灸經脈漆人;2013年,成都老管山再次出土了漢代針灸漆人和920支醫簡,帶有“心”“肺”等線刻小字的人體經穴髹漆人像,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最早、最完整的經穴人體醫學模型。
  川人性喜自在休閑,養生學派也因此產生。長壽之神——彭祖,號稱活了800歲,他的健身法,被後人寫成《彭祖引導法》。五代、北宋初年,著名的道教學者陳希夷,註重養生,強調內丹修煉法,將清靜無為思想、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、佛教禪觀會歸一流,被後世尊稱為“睡仙”、“陳摶老祖”。
  唐代的昝殷是成都人,他將前人有關經、帶、胎、產及產後諸症的經驗效方及自己臨症驗方共378首,編成《經效產寶》,成為我國最早的婦產學科專著。
  宋代以唐慎微為代表撰著的《經史證類備急本草》,為官刊本草,集宋代本草之大成。陳承的《補註神農本草並圖經》,孟昶、韓保昇的《蜀本草》等,豐富發展了本草學說,《本草綱目》正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。清代受西學影響,中西匯通學說開始萌芽,成都人唐宗海撰著的《中西匯通醫書五種》,成為以“中西匯通”命名的第一種完整著作,也是後來人們將主張中西醫兼容思想的醫家稱為“中西醫匯通派”的由來。
  記者:新中國成立後,四川為中醫葯作出了怎樣的貢獻?
  楊殿興:新中國成立後,一大批中醫葯大家煥發了青春,在各自的領域里大顯神通。
  四川中醫教育的奠基人——李斯熾先生,在1936年創立了四川國醫學院,彙集了一大批中醫葯的仁人志士,如傷寒專家鄧紹先、中藥專家凌一揆等蜀中名醫,可謂群賢畢集,盛極一時。1956年國家成立成都中醫學院,李斯熾先生擔任首任院長。學院成立後,中醫葯人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,也彙集了一大批有造詣的專家學者。
  北京成立中醫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後,從全國抽調了一批中醫葯專家,四川一大批中醫名家進駐北京,如蒲輔周、任應秋、王文鼎、王樸城、王伯岳、冉雪峰、杜自明等。他們各有精專、影響廣泛,功勛卓著。
  北京四大名醫之首三台人肖龍友先生,是中醫界最早的學部委員。他集醫道、文史、書法、收藏等為一身,其厚重的人文功底、精湛的醫術、精美的書法、高尚的品德,可謂“厚德載物”的典範,是公認的中醫界的泰斗、國學家、教育家、臨床大家。
  記者:目前,在川派中醫的收集整理上做了哪些工作?
  楊殿興:近年來,省中醫葯管理局組織了專家學者,編著了大型中醫專著《川派中醫葯源流與發展》,橫跨2000年曆史,梳理了中醫葯歷史人物、著作,以四川籍有影響的歷史醫家和著作為線索,釐清歷史源流和傳承脈絡,突出地方中醫葯學術特點。其中“醫道溯源”是以清代以前的川籍或在川行醫的中醫葯歷史人物為線索,介紹醫家的醫學成就和學術精華,作為各學科發展的學術源頭。“醫派流芳”是以近現代著名醫家為代表,重在學術流派的傳承與發展,釐清流派源流。
  另外,我們還組織編著了“川派中醫葯名家系列叢書”,彙集了一大批近現代四川中醫葯名家,遴選他們的後人、學生等整理其臨床經驗、學術思想編輯成冊,預計編著一百人。編著這套“川派系列叢書”既是加強中醫葯文化建設、宣傳四川中醫葯的需要,也是我們緬懷中醫先輩的豐功偉績,分享他們學術成果的需要,使四川中醫葯繼承不泥古,發揚不離宗。
  (原標題:不讓川派中醫“隱身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72thxr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